推进体育公园建设,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,改善人民生活品质,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。预计到2025年,全国将新建或改扩建约1000个体育公园,“15分钟健身圈”逐渐形成。青山绿水间,一幕幕生动的健身场景,将成为城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推进体育公园建设,是“十四五”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的重点建设任务之一。《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》《全民健身计划(2021—2025年)》等文件提出,推进体育公园建设,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体育公园,推动体育公园免费开放,满足公民体育健身需求。截至2022年6月,各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不低于4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共计近1100个。
如今,各地都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人文特色,紧锣密鼓布局新一年的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作计划,体育公园建设则是“重头戏”!全国各地的智慧体育公园在如火如荼的规划中:
北京:2023年改扩建10个体育公园
2023年,北京将创建10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,改扩建10个体育公园。推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。同时,将建设玫瑰公园、玲珑公园等10余处全龄友好型公园,提高绿化品质,增加体育健身、无障碍等基础设施,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年龄段,特别是青少年游客游览观赏、体育健身等多样化需求。
天津:新建或改扩建10个以上体育公园
天津市体育局起草了《天津市落实“十四五”全民健身重点工作的若干措施》,内容涉及体育公园及体育场馆、健身步道规划、社区健身设施提升改造等多个方面。计划新建或改扩建10个以上体育公园,全民健身中心不少于30个。完成乡镇/街道及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项目3000个。信息化数字升级改造公共体育场馆12个以上。新建多功能运动场100个、社会足球场50个、群众滑冰场10个、社区体育园500个、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25个、智慧健身设施500处。
江苏:新建改建50个体育公园(广场)
上海:“十四五”至少建设20座4万平米以上的体育公园
内蒙古:计划新建改建30多个体育公园
……
各地纷纷计划落地智慧体育公园,但智慧体育公园该如何规划建设呢?
《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》 指出体育公园是以体育健身为重要元素,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,具备改善生态、美化环境、体育健身、运动休闲、娱乐休憩、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的绿色公共空间,是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。也可以从4个角度进行归纳。
1、以绿色为本底,与自然融为一体
2、以城市人口规模确定数量和规模
3、在新建城区优先布局
4、结合智能设施,智能与健身同步进行

体育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、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,体育产业则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。从发展体育产业的视角看,建设体育公园聚焦群众“健身去哪儿”的问题,增加公共体育服务供给,将促进培育更庞大的体育消费群体,助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。未来是科技的时代,体育公园也必将乘科技的东风,迎来新的发展。